登入

 

2021跟隨腳蹤醫療傳道見習營心得

 

見習地點: 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
學  校: 馬偕醫學院長照所L1
姓  名: 華袺宸 同學

 

(1) 寫感謝/鼓勵卡片給講師和病人。
      

(2)
      

(3) 病人簡先生:六十多歲、今年三月底中風、接受復健中、在台灣沒有親屬

(4) 病人王小姐:四十多歲、多囊腎和多囊肝病人、大量腹水、

病人之靈性需求。


  人的靈性有各種面向,每一面向都需要滿足,但是,隨著年齡和閱歷不同,靈性的滿足點也會不一樣;因此,靈性需要不斷被肯定與加強,直到生命最後一刻。而幫助他人解決靈性需求與困擾,並從中找到平衡點,使靈性得到滿足,這就是「靈性關懷」。 病人的希望不外乎:病情減輕、能好好活著、還有些事情要完成...。常聽人說,久病厭世自殺,這都是因為自感沒有希望;如果對未來不抱持任何希望,還要拖著病體折磨,在如此抑鬱、喪志下,常促使人走上絕路。因此,人的靈性需要有所期待、有所盼望,一個小小的希望,猶如內心裡的火炬,能牽動整個人,照亮未來的路,使身體受苦緩解到最小。靈性的渴求,常是與自我、與他人、與神的和諧。

(5) 三個印象最深刻的事
   1.簡牧師聽歌曲感動落淚
   2.與王小姐討論聊天玩遊戲
   3.視訊門診的優勢或需改變送藥模式

現代醫師須具備的六大核心能力,分別為:
  1. 病人照護(Patient Care)
    學者Peabody的名言「照顧病人的秘訣就在關懷病人」。不斷充實提醒自己,來提供具憐憫心、合宜而有效的病人照護。更由跨領域團隊共同照護來提供更完整的病人照護。
  2. 醫學知識(Medical Knowledge)
    平時應能把所學的基礎和臨床醫學知識及實證醫學,應用於處理病患的健康照護。同時,經由晨會、期刊、案例討論會及進修研習等方式,不斷學習新知,用最好的方式來處理臨床狀況。
  3. 從工作中學習及成長(Practice-based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)
    時時分析自己對病人照顧是否是最好的,透過科內、跨部門會議即時檢討改善,善用EBM以提升醫療照顧品質。
  4. 人際關係及溝通技巧 (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)
    藉由同理心,善用「知識」、「技巧」與「態度」,妥善溝通,適當地與病人建立關係,增進病人面對疾病的配合度,共同治療疾病。
  5. 專業素養(Professionalism)
    醫師應能展現(1)利他及尊重他人;(2)符合醫學倫理原則的醫療行為;(3)對於他人之文化、年齡、性別及殘障等差異能有一定的敏感度。同時要具有自省與改進的能力,成為一個仁醫的典範。
  6. 制度下之臨床工作(Systems-based practice)
    醫師須瞭解在照護病人時,醫院所能提供的各種軟硬體設備包括院內出院準備或復健等制度,也應知道醫療制度下相關規範,例如健保制度、診斷關聯群(DRGs)等規範,以提供病患最適切的醫療照護。

關鍵字:
多囊腎肝 腹水 高血壓
Ckd 分類
多囊腎
多囊肝
多囊腎肝1. CKD分類,5期
2. 多囊腎肝
3. Holistic care (心情,physical)
4. WHO - WHOQOL 問卷 (身心靈社會)
Misccp人際溝通技巧
醫學六大核心能力
醫學知識
病人隱私權自主權
演講有關癌症個管師